(资料图片)
从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区域品牌价值83.53亿元,从纳入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到连续在国际大米节斩获殊荣,蜚声国际的肇源大米日前再获注目。6月16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农业标准化战略重点项目——“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300余人历时一年编制完成的“地理标志产品肇源大米”地方标准正式公布。
据此标准,肇源县将实现水稻生产从选种、整地、育苗、管理、施肥、用药、收获,到大米产品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让不同地块种植出的“肇源大米”实现品质如一。与此同时,大庆市以肇源县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为依托,正式吹响全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冲锋号。
大庆持续不断地为“中国饭碗”增添“大庆粮食”。今年,大庆市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引领性”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推动农业向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种植业和养殖业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重点推进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为构建大庆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新高地,争创全国首批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打牢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庆市制定了《大庆市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定目标、划重点,强举措、重成效,将于今年年底做好开展主要农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制修工作,搭建相关品业标准体系框架,“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推广就是其中重要一步。
肇源米香,得益于大自然恩赐。积温高、水质好、土壤肥,阳光雨露、水土菁华的琴瑟相和,赋予了肇源大米非凡的自然品质。目前,肇源县已建设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年产水稻60万吨、大米42万吨,肇源大米多次斩获黑龙江国际大米节银奖,更是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上荣获粳稻类金奖,入选首批中国100个受欧盟保护地理标志,“肇源大米”区域品牌价值达到了83.53亿元。目前,肇源县水田面积达到100万亩,到“十四五”末期,水稻面积计划发展到120万亩。
为加快水稻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肇源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签订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建设协议,委托农科院对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进行制修。据肇源县县长宁利文介绍,该项工作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技院校、市县政府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完成。300余人历时一年参与标准修订,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肇源全域,包括日照、气温、降水、土壤、水源、环境、大气等自然环境因素,编制内容覆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生态环境、种植栽培管理、特征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签、储存与运输、保质期、档案管理等水稻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环节。
通过《标准》的制定,实现了水稻生产从选种、整地、育苗、管理、施肥、用药、收获到大米产品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并完善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产品溯源体系,让不同地块种植出的“肇源大米”实现品质如一,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今年,肇源县整合1万亩水田,用于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贯标示范引领,并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全面收集各个环节数据,持续优化标准体系。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构建出更加适合推广的“肇源大米”标准综合体,生产出更多生态、健康、安全的肇源大米。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框架的打造和建立,必将进一步擦亮叫响肇源绿色健康大米品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地理标志品牌质量效益提升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