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刘峰
2020年以来,银川市按照国家六部委《指导意见》和宁夏“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暨基层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高效治理、用心服务,持续在减负政策创制、力量协同、监督检查等方面走“新”用心,“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乱象得到根治,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项活动”号准“症结”。开展证明“清底册”活动。查阅全市577家社区(村)证明记录底册,全面梳理社区证明的数量、类型、依据、形式等状况,梳理造册各类证明事项56项。开展“网格大走访”活动。结合制定社区治理“一书三单”调查了解居民日常生活中所需证明情况,全面摸清居民实际需求,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13726条。开展“部门大联动”活动。对接78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全面理清证明依据,梳理新增、取消证明需求43项。
“三个强化”选准“良方”。强化准入机制。制定《“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银川市社区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出具证明事项正面、负面清单》划清职责边界。强化监督渠道。在主要媒体公布市、县(区)两级监督电话、邮箱,采取“线索收集—告知纠正—结果反馈”强力纠治闭环,对同系统擅自要求居民群众找社区开具不合理证明导致2次以上投诉的,在民政官网专栏通报曝光。强化典型引领。打造兴庆区胜利街南华社区规范证明标牌示范点,共组织街道、社区和县(区)民政局25场183人次到场观摩,12个村(社区)减负案例入选《宁夏社区治理“百佳品牌”汇编》,通过以点扩面、互学互促加快推进规范社区证明事项出具进程。
“三个完善”精细“遣药”。完善出具证明事项办事指南。印制证明事项表单样本、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1.2万余册,网格微信群发布、手机短信推送各类短信、视频3万多条,采取公告栏张贴、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居民获取、查询路径,杜绝办事“往返跑”。完善证明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对需新增证明事项及时增补,对一些政策未做好链接,涉及居民切实利益的,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依规办理,杜绝办事“空跑”“重复跑”。完善“网格化+铁脚板”服务机制。对接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需求,采取证明开具等便民事项上门服务,将关怀服务送到居民家中,打通影响居民服务体验“最后一米”。
“三项赋能”优化“调理”。优化信息数据共享。依托“i银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居民户口、身份证、社保、医保、资源确权、高龄津贴、低保等信息池,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完善证明告知承诺。减少证明出具数量,采取申请、告知、承诺、决定、推送信息“5步工作法”实施告知承诺事项办理,将承诺书、申请材料和审批决定实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居民办事创业更为方便。探索智慧治理手段。兴庆区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设置报表管理、证明管理、信息流转和电子签章等模块,实现部分证明事项在线自动出具,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
据介绍,经过3年持续整治,银川市共清理涉及金融、房产、户籍、婚姻类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不合理证明20余项,社区证明相较于2020年的56个减少到16项,下降了71.4%;村出具证明由51项减少到20项,下降了60.8%;社区办公面积全面压缩,80%用于居民活动;培育近960家社区社会组织,引领带动志愿团队2068个;培养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723名,为居民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社区成为职能部门“跑腿”角色更加淡化,居民“娘家人”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