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AI技术的突破,预计全球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它还以美国为例,依据具体行业进行了细化分析。分析显示,办公室和行政工作中可自动化的工作比例为46%,法律工作为44%,生命、物理和社会科学领域为36%,商业和金融业务以35%。相反,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职业或户外职业受影响较小,如建筑和维修工作、地面清洁工作等。
不难看出,受AI冲击较大的,都是一直被看作“高大上”的、与AI贴得最近的,也是最早接受AI、使用AI技术、拥抱AI的。如办公室和行政工作,当AI刚刚进入现实生活时,可都是欣喜若狂的,也是对办公室和行政工作效率提升最大的、工作条件改善最多的、减轻劳动强度最显著的。而得益于AI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办公室和行政工作人员,也都曾经喊出过“拥抱AI”、“欢迎AI”、“发展AI”的口号。AI能够快速进入经济社会生活,能够被广泛运用,能够出现那么多的投资者和企业,都与办公室和行政人员的推动密不可分。
【资料图】
再如法律、金融、商业领域,也是最早接受AI的领域,至少是对AI比较认可和熟悉的。特别是金融领域,AI的渗透效率最高、渗透速度最快,替代率也最高。就算起步时表现得没有那么智能,比起人工来,也是效率高得多。而实践也反复证明,当科学技术出现突飞猛进的时候,当人们对科技成果接受度最高的时候,也是被科技手段、科学发明、科研成果淘汰最快的时候。而运用新科技成果最多的行业与领域,则是淘汰率最高的,被替代性最强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正在被AI追得气喘吁吁、随时有可能出现大量人员被淘汰的行业和领域,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是替代速度非常快的领域。也就是说,对于淘汰和被淘汰,理应非常熟悉,没有多少可以紧张的。如金融、保险领域,近年来从业人员总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来看,2017年的员工总数达到了157.75万人,到2020年则下降为155.75万人,3年间减少了约2万人。这还是在中央要求国有企业带头稳定就业、不能随意裁员的要求下实现的。否则,减员人数会更多。保险公司就更不用说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570.7万人,较2021年底的641.9万人减少了71.2万人。显然,除了业务的扩张受到市场的影响之外,与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先进技术的运用、AI等的替代也是关系非常紧密的。
这也意味着,当年为AI等进入经济社会生活欣喜若狂的行业,如今都成了AI的“牺牲品”,成了要被AI替代的行业和领域。因为,科技的进步,不可能都是正向作用,也会有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科技进步、阻碍科技进步,却要为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默默承受、敢于接受,并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业内人士表示,AI在快速替代人类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话当然是实话,每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到来时,都曾担心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最终,新业态、新岗位、新工作的诞生,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对就业的担忧,且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因此,对AI的腾空而起,行业专家们也建议,不要太过恐慌,不要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话虽这么说,当AI真的来到身边的时候,要说不紧张,那是假话。关键就看,对AI的适应能力了。因为,AI并不是万能的,那些不被AI看在眼里,或者AI的能力达不到岗位和工作,仍然是离不开人的,AI也是替代不了人的。高盛的报告也提到,建筑、地面清洁和维护部门只有1%的工作易受自动化影响,安装、维护和维修工作,也只有4%的工作可能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真正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的行业,在AI的进攻中,反而是最安全的,最具备与AI抗衡条件的。只是,这些岗位,被AI淘汰下来的人愿意去从事吗?因此,AI的冲击还是非常严重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应当看到的是,既然AI是以效率为冲击力,是通过效率将人从现有岗位淘汰掉,那么,能否通过减少劳动时间来稳定就业呢?譬如将现在的一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缩短为一周30个小时,让每小时的工作效率提升,从而有效增加就业人员呢?此前的技术革命,不也带来了员工劳动时间的减少吗?这当然需要探讨,但不失为一种方式。否则,就业确实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